海啸作为破坏力最强的海洋灾害之一,虽发生频率低但致灾性极强,长期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地震是其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全球的海啸发生区也基本与大洋活跃地震带一致。经国内外诸多学者长期研究,分别发现海洋重力场和地磁场的异常、及超低频地震弱信号的频繁发生,是大地震事件发生的常见前兆现象。因此,在海域内科学布放重力仪、磁力仪和超低频地震仪,实施长期连续原位监测来自于潜在震中或附近的重力场、地磁场变化和超低频地震弱信号;联合监测和分析这些反常前兆现象可大大提高地震预警的可靠性,更精确定位重大地震事件的时空坐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方位立体高精度监测海面高异常,将大大提高海啸监测预警能力。另外,海底压力和形变的长期实时监测,也是预警海底滑坡的有效手段。目前全球仅日本、美国等少数国家构建了重要区域的海底地震和海啸观测网;然而我国常规海洋地震与海啸监测手段相对单一,监测能力薄弱、国产监测设备匮乏,现有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难以满足我国海洋安全保障的需求。
项目将依托“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专项,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九家单位为核心组建研究团队,产学研用相结合,凝聚国内优势研究力量。围绕我国海洋地震和海啸监测与预警的重大安全需求,完成地震和海啸监测装备研制,海域立体观测数据的解释融合与同化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体系,形成一套多海啸监测预警试验系统,实现研发设备、技术方法的示范化应用,为我国海域地震与海啸监测预警提供高新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