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主办的朗麓之光先进光电技术高端论坛,在A504会议室举行,李剑平博士主持该论坛。本次论坛内容殷实、阵容强大,有幸邀请到德国ProxiVision公司CEO/教授Dr. Ahlers、暨南大学教授钟金钢、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正高工廉正刚、山东大学教授孙宝清和南京大学副教授王光辉发表学术演讲,内容涵盖创新的本质、单像素成像、功能光纤、微纳流控芯片等领域,为现场的观众们呈现出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活动开始
论坛开始前,工作人员便早早过来会场进行布置,调试音响等设备,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
下午1点半,嘉宾和观众陆续就座。李剑平博士主持论坛,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论坛流程。
随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吕建成副院长致辞欢迎,并表明组建光电工程技术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勉励我们为国家的光学工程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术演讲
Dr.Ahlers
《InnovationQuality:the Value of the new》
Ahlers教授对“Innovation”进行了讨论,抛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What is the actual use of progress? What is the value of "the New" ?What really means“Innovation" ?并且引入了"InnovationQuality(InQ)"这一新概念,其探讨的内容发人深思。
学术演讲
钟金钢 教授
《基于单像素成像机理的新颖光学成像技术》
钟金钢教授介绍了基于单像素成像机理的光场显微成像技术、表征光伏器件的功能成像技术、综合采样成像技术及加密广播成像技术等,并对这几种新颖成像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现场反响热烈,医工所郑炜博士发起了提问。
茶歇
水果、甜品、咖啡、红茶,为嘉宾和观众们消除夏日的疲乏,更好地聆听接下来精彩的演讲。
学术演讲
廉正刚 正高工
《面向传感应用的功能光纤开发及应用》
廉正刚博士围绕细径光纤的设计和开发、小型光纤陀螺环圈的应用及其他结构型光纤和特殊玻璃材料光纤的开发进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解说。
学术演讲
孙宝清 教授
《Computational imaging with single pixel detector and its applications》
孙宝清教授对前面钟金钢教授所讲的单像素成像进行了延伸、扩展,介绍了单像素成像在红外、太赫兹等不同波长的应用,并且分析了单像素成像的信噪比。
学术演讲
王光辉 副教授
《微纳流控芯片及其中的光传感与光操控技术》
王光辉教授对基于微纳结构近场光学效应的光捕获和光操控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采用Lab-on-a-Disc、Lab-in-a-Fiber、Lab-on-a-Chip三种技术,并以微流体、单细胞、纳米颗粒、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对超微量物质进行了集成化操控,反应控制,及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最后将其拓展到生物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活动落幕
感谢各位演讲者精彩的发言!
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感谢幕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
合 影
再次感谢各位学者参与“先进光电科技高端论坛”!
感谢对“朗麓之光”活动的支持!
期待下一次与您的相遇!